中西医结合,慢阻肺的克星
向往幸福加油 2022-09-06 10:13:19
慢阻肺的防治
慢性阻塞性肺疾病,即慢阻肺,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典型特征的可预防可治疗的病症,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,多与气道炎症反应有关。那患上慢阻肺究竟会有哪些危害呢?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,又有哪些优势?

慢阻肺的危害自发性气胸:这种并发症在阻塞性肺气肿中较为常见,多是由于胸膜下肺大疱异常破裂,空气进入胸膜腔所引起,可见突然间的呼吸困难加重,且伴显著嘴唇发紫,经叩诊后患侧肺部出现鼓音,而听诊时呼吸音减弱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、心衰:低氧血症与 CO2 潴留均可致肺动脉压力升高。

处于心功能代偿期时,人体并不会出现右心衰竭表现,而随着疾病的进展,动脉血气恶变,肺动脉压力突然升高,使心脏负荷加剧,与此同时,受心肌缺氧、代谢异常等因素影响,引起右心衰竭。睡眠呼吸障碍:正常人睡眠时通气降低幅度较小,而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睡眠中的通气降低幅度显著。特别是病人在清醒状态下,其动脉血氧分压已能达到 800kPa,而睡眠时再次降低,导致危险系数明显升高。睡眠质量的下降可致机体有心律紊乱、肺动脉高压等表现。

慢阻肺不同阶段,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哪些优势?

慢阻肺本质是一种慢性病、老年病,中药疗法在慢阻肺病人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。祖国医学将慢阻肺纳入“肺胀”“喘证”的范畴,在很久之前,就有古人对慢阻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,指出慢阻肺乃是因肺、脾及肾虚损所致。慢阻肺致病机制繁杂,通常与痰、瘀、湿有关,主要有咳喘、痰液、瘀血、肿胀等表现,不但存在标症,且存在本症,符合中医标本统筹兼顾的特点。在疾病病程上,慢阻肺包含急性发作期、迁延期及缓解期三个阶段,具体内容如下。

急性发作期: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西医为主,中医为辅,采用西药以控制感染,采用中药以止咳、平喘、清热,优势在于改善症状、减少病程。目前较为常见且有效的中药方剂有定喘汤、桑白皮汤等,可结合病人的实际病况及身体耐受力等,进行上述方剂的加减,然后再投入使用。因上述药物的作用在于化痰,通常用药半月为宜,长期使用可损伤正气。

迁延期:中西医结合治疗起到止喘纳气、减气祛痰之效。慢阻肺病程较长,长期使用抗生素可使机体出现耐药性。而此阶段病人的脏腑功能受损,经中药调理,可起到补肾、纳气及平喘的作用。

稳定期:中西医结合治疗注重中医诊疗与康复指导的配合,西医上对症采取平喘药物。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慢阻肺病情得到显著改善,促进患者身体康复。

专家指出,肺脾虚乃慢阻肺病机核心,疾病发展从肺虚至脾虚再至肾虚,且常常夹杂着痰湿血瘀,所以,补虚泻实乃慢阻肺中医诊疗准则。稳定期注重补虚,尤其是补益脾肺,中药方剂常用到四君子汤健脾补气。针对病程较长病人,如若肺气虚弱显著,宜用黄芪、防风及五指毛桃等;如若脾虚中带有中气下陷,就好比是疲惫、消瘦等,采取补中益气汤;久病可致肾虚,宜用熟地黄、山萸肉及六味地黄丸。同时兼顾阳虚者,宜用淫羊藿、巴戟天及补骨脂熬汤。肺虚者并发阴虚,宜用北沙参、石斛及麦冬等滋阴类药物。

康复训练主要包含腹式呼吸法、缩唇呼吸法。

腹式呼吸法:指导病人取半卧位,双膝半屈,放松腹肌,双手分别置于前胸部、上腹部,经鼻缓缓吸气时放松膈肌,腹部手似有抬起感觉,胸部手不动。呼气时收缩腹肌,腹部似有下降感。每日练习 5 次, 5 ~ 15min/ 次。这样做能够强化通气量,减少呼吸频率,提高咳嗽及咳痰能力。值得注意的是,呼吸时要深长且缓慢,尽可能使用鼻部而不是口唇。

缩唇呼吸法:经鼻吸气,经唇呼气。呼气时,病人收腹,胸部略感前倾,口唇缩至吹口哨状况,让气体经口缓慢呼出。吸气、呼气时间比 1:2,抑或是 1:3,尽可能深吸慢呼,缩唇程度以机体不感觉费力为主。7 次 /min,每日训练 2 次。

另外,八段锦、太极拳、六字诀等均可改善机体呼吸功能,但运动期间频率及强度应适宜,以免起到反作用。

当然,除上述中药方剂外,中医在慢阻肺诊疗中还有其他的特色技术。

针灸:针灸诊疗中一般选择合谷穴、足三里穴、丰隆穴、膻中穴及天突穴等穴位,以艾灸与穴位揉按方法,起到疏经通络、补虚泻实的作用。

膏药调补:膏方能够纠正病人的体质,使体内阴阳气血平衡,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,比如冬虫夏草等。

穴位贴敷:于肾俞穴、肺俞穴及天突穴等穴位上,入院行三伏天、三九天贴敷疗法,从而减轻咳喘症状,改善体质,抑制疾病发展至急性加重期。

穴位注射:于足三里穴与血海穴等穴位上,结合机体特点实施重要注射液,如黄芪注射液、丹参注射液等,从而纠正体质,增强防御力,改善喘息等症状。

当下,临床已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特色的诊疗方案,且取得一定效果,为慢阻肺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。西医重在西药疗法,而长期使用西药在一定程度上可致机体出现副作用。中医讲究辨证论治,结合病人证型予以干预,采取中药汤剂、针灸、穴位贴敷等特色诊疗技术,使病情得到有效改善,稳定且安全,避免疾病进展至急性加重期,提高病人生存质量。
相关阅读